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NEWS MENU
服务支持NEWS SHOW返回上一页
身份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的敲门砖
发布时间:2011-7-25   发布者:成都圣博瑞
    今年是居民身份证制度创建25周年。身份证从诞生、成长到深化应用的历史,就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小卡片后的大系统

  身份证的尺寸虽然不大,但在一张小小的身份证背后是一套庞大的信息化系统。正是由于这套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使得身份证的办理、使用、变革、升级换代成为可能,并成为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

  更为重要的是,身份证的普及不仅仅是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它在社会的各个管理层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的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身份证已经渗透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金融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比如,人们要去银行办理金融业务很多时候都必须携带身份证。

  许多部门的信息化工作都离不开身份证,特别是关系到人的信息时,都会使用身份证信息作为其重要属性之一。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来说,由于是和人打交道的系统,所以我们的所有业务系统,都把身份证作为基本要素之一。因为从理论上说,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而且是终生不变的,所以它在数据库中可以作为唯一代码,或者称为关键值。从这个意思上说,是身份证系统推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发展,或者说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信息化发展与身份证系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两级处理和四个应用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认真落实《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纲要》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高度,顺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大局,我们以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建设为契机,初步构建起了“两级信息处理(即国家级和省级信息处理)、四个应用系统(即人口信息采集系统、人口决策支持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执行系统、人口信息服务系统)”的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同时,我们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了全员人口个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人口计生系统行政区划代码、统计监测、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信息管理规范,建立了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国PADIS一期工程于2009年7月通过初步验收,2009年年底通过终审。

  另外,各省(区、市,以下简称省)均建立了人口个案信息管理系统,河北、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已基本建立全省统一的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并初步实现省级数据集中。“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结果表明,全国87%的县级、91%的乡级人口计生部门应用了人口个案信息系统,分别比“十五”期末提高2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基于唯一代码联网共享

  着眼于满足人口计生最急迫、最关键的业务需求,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并应用了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事业统计、药具管理等信息系统。12个省初步建成辖区内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安徽等省已实现省内流动人员信息网上核查。北京、浙江、山东、广东等省探索开展了数字化服务站建设。建立人口快速调查与统计监测系统,实施120个县(区、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查和独生子女婚育情况调查,得到了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工作的紧要关头,迅速启动统计监测机制,及时向国务院报送了有关人口数据和分析报告。

  国家人口计生委协调民政、公安、教育、统计等部门,初步建立人口宏观统计数据的协商交流与对比分析机制。2008年,与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合作,确定以流动人口身份信息批量核查为突破点,积极推动人口信息的相互查询、校验、补充和更新。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也通过多种形式推进信息共享工作。

  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人口计生部门依托健全的网络队伍,建立了自成体系的源头信息采集机制;与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成为新阶段人口信息采集的又一关键渠道。应当在继续完善“以我为主”的人口信息采集机制的同时,按照依法行政、一数一源、业务协同的要求,逐步推进与公安、卫生、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之间的人口信息共享。在大力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从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消除安全隐患。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各部委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得以充分交流、交换和共享,在国家层面上形成更为强大的统一信息源,是今后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标。

  如果我们信息化工作可以像身份证那样通过25年的演变成为社会公共的信息源,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共享和运用,那么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畅想未来身份证

  “人既然在此,却还要用人外之物来证明此人是谁,这从逻辑上说有点问题。”原中国科学院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主任谭铁牛说,“人类在身份认证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即从原始的标识物品到数字化密码,再到生物特征身份认证。”

  生物特征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也就是身份识别的标识物从“身外之物”回归到复杂的“人”本身。但是目前网络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没达到满足只用生物特征而不用外界载体证明人的身份的水平,所以有些国家用生物特征+外界载体的形式。

  目前已经有些国家在发放含有生物识别特征的身份证,英国在去年7月底发放了“生物识别”身份证,这些身份证包含了指纹、虹膜、面部特征等唯一识别特征,计划到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发放。

  一些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比如依据对签字、指纹的辨认而识别身份的技术,已经被我们用了很多年,还有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红外温谱图识别、签名识别、声音识别等等,但各种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要求,不同身体部位的识别适用不同的领域。现在的生物特征识别因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确。

  如果网络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高度发达,那么人本身就是自己的身份证。

上一篇:二代身份证见证时光洗礼 十年磨一剑

下一篇:【产品售后服务政策】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34号 电话:028-85151810 传真:028-85561020 邮箱:cdzhangfy@126.com
联系人:张先生 咨询电话:130-880-36135( 24小时专线)
版权所有 成都圣博润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蜀ICP备09031291号-1 成都市公安局备案编号:510115990207 技术支持:爱诚科技